穄的解释

穄的解释

穄 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● 穄

jì ㄐㄧˋ

◎ 〔~子〕一年生草本植物。亦称“糜子”。

英语 panicled millet

法语 (nation)​

© 汉典

穄 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◎ 穄 jì

〈名〉

穄子,不粘的黍类,又名“糜( méi)子” [broomcorn]。如:穄米(去壳后的穄子)

常用词组

穄子 © 汉典

穄 國語辭典

穄ㄐㄧˋjì名一种形似黍,但性不黏的粮食作物。唐·释玄应《一切经音义·卷一五·十诵律》穄米引《说文解字》:「穄,糜也。似黍而不黏者。」《宋史·卷一七四·食货志上》:「谷之品七:一曰粟,二曰稻,三曰麦,四曰黍,五曰穄,六曰菽,七曰杂子。」南朝宋·鲍照〈园葵赋〉:「拂此苇席,炊彼穄粱。」

© 汉典

【午集下】【禾】

穄·康熙筆画:16 ·部外筆画:11

穄 《康熙字典》

【午集下】【禾】

穄·康熙筆画:16 ·部外筆画:11
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𠀤子例切,音祭。稷別名。【說文】𪎭也。【玉篇】關西𪎭似黍不粘。【後漢·烏桓傳】其土地宜穄。【呂氏春秋】飯之美者,有山陽之穄。【穆天子傳】穄麥百載。【註】穄,似麥而不黏。

© 汉典

【卷七】【禾】

穄 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七】【禾】

『說文解字』

𪎭也。从禾祭聲。子例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(穄)𪎭也。此謂黍之不粘者也。黍部曰。𪎭者、穄也。吕氏春秋。飯之美者。陽山之穄。高注云。關西謂之𪎭。冀州謂之䵖。廣雅。䵛、𪎭、穄也。九穀攷曰。據說文。禾屬而黏者黍。則禾屬而不黏者𪎭。對文異。散文則通偁黍。內則。飯黍稷稻梁。白黍黃梁。鄭注。黍、黃黍也。黃黍者、𪎭也。穄也。飯用之。黏者、釀酒及爲餌餈酏粥之屬。不黏者、𧦝𪎭𧦝穄。而黏者乃專得黍名矣。今北方皆𧦝黍子、𪎭子、穄子。穄與稷雙聲。故俗誤認爲稷。其誤自唐之蘇恭始。从禾。祭聲。子例切。十五部。九穀攷曰。簠簋實𪎭爲之。以供祭祀。故又異其名曰穄。

© 汉典

穄 音韵方言

国际音标 tɕi˥˧ 日语读音 KUROKIBI

客家话 [客英字典] zi1 zi5 [海陆腔] zi5 [梅县腔] zi5 [台湾四县腔] zi5粤语 zai3潮州话 zi3

近代音 中古音 精母 祭韻 去聲 祭小韻 子例切 三等 開口;上古音 黄侃系统:精母 曷部 ;王力系统:精母 月部 ;

吴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

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

© 汉典

穄 字源字形

字源演变

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「穄」 說文‧禾部「穄」 說文小篆

字形对比内地台湾香港

© 汉典

【加载评论 】

【论坛讨论】


2024年天猫续签,需要签署什么协议?有哪些注意事项?
罗伯特-卡洛斯:世界杯进球夙愿终于得以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