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松为什么选择出家终老?仅仅是因为断臂吗?

武松为什么选择出家终老?仅仅是因为断臂吗?

参与征方腊的梁山好汉有102人,活着回来的只有36人。这些幸存者们,也没有都去接受朝廷的封赏,比如燕青选择了归隐,而李俊则诈病,带着童威和童猛,出海开辟自己的新事业了,而鲁智深在六和寺坐化,林冲在六和寺养伤。至于武松,他选择在六和寺出家了,顺便照顾林冲。武松年纪轻轻,此刻功成名就,按理说他即便不接受朝廷的封赏,也完全可以成家立业。可是,为何武松要选择出家为僧呢?仅仅是因为他左臂断了,所以武松万念俱灰了吗?私以为并不是这样。

选择出家,对于武松来说是最好的结局,这也是他心态和经历的表现。武松的一生,可以分为两个时期,第一时期是他有家有事业时,第二时期是他落草为寇到招安后。武松父母早亡,他是跟着哥哥武大郎长大的。武大郎不容易,个子不高却撑起了家,可能忙于挣钱,所以缺乏对武松的关爱,导致武松长大后喜欢喝酒打架。武大郎常受到武松连累,到县衙挨板子。

后来武松打虎归来,做了都头,武大郎也娶了潘金莲,一家人团圆,其乐融融,然而悲剧也从此开始了。潘金莲背叛了武大郎,和西门庆不断来往,她听从王婆的建议,毒死了武大郎。武松知道后,愤而报仇,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,自己也成了罪犯。

孟州城内,武松与施恩结义,醉打蒋门神;接着,他被张都监和玉兰陷害,大闹飞云浦,血溅鸳鸯楼,杀了张都监、蒋门神等人,不得不落草二龙山。落草后,武松对当时的朝廷、官员不抱希望,所以他开始支持招安,后来反对招安。尽管反对招安,但他还是接受了招安,跟着哥哥宋江南征北战,终于平定了内患外乱。这时候,武松虽然还活着,但是几个兄弟结局不一样。

梁山好汉不分派系,他们亲如一家人。然而,没有派系,不等于没有亲疏。事实上,武松最亲近的几个人,分别是张清、孙二娘、施恩、宋江和鲁智深。前几位是武松结义的兄弟,而落草二龙山后,武松对鲁智深也是称呼“师兄”,因为两人本来都算是和尚,而鲁智深年纪也大,也是大当家。这几位兄弟的结局,也让武松看透了,心凉了,所以他才会选择出家。这几位兄弟的结局是什么呢?

宋江,武松最早的结义哥哥。不过,宋江渴望建功立业,渴望做一点事业,他接受的也是儒家思想,功成名就后自然选择接受朝廷的封赏,加授授武德大夫,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。鲁智深坐化了,孙二娘被杜微飞刀杀死,张青死于乱军之中,施恩也在常熟之战中落水而死了。亲哥哥死了,结义的五位兄弟中,四位都死了,宋江又要去做官。武松不想做官,又没有好兄弟了,自己也断了左臂,除了出家别无选择。

至于武松为何不娶妻生子,这与他的女人缘有关。在之前,武松认识的是嫂子潘金莲,然而潘金莲是个坏女人,害死了武大郎;在之后,武松认识的是玉兰。虽然玉兰被张都监许配给武松,然而玉兰也不是好人,她和张都监联合起来欺骗武松,原著中也说“出妻献婢售奸邪”。正因如此,所以武松后来杀了她。可以说,武松被这两个女人害得很惨。

自己左臂断了,几个好兄弟都死了,只有一位活着,然而二人想法又不一样,再加上他被女人伤害过,所以武松选择了出家为僧。应该说,征方腊后,武松所有的脾气、性格和想法,都随着左臂一起,统统没有了。故而,武松出家后,能活到八十岁善终。倘若武松还有些许想法,也不会这样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
水晶哥为什么叫刚子哥他是哪里人 水晶哥个人资料简介
小怪兽有大不同——Pico Goblin VR体验作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