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偕(George L. Mackay)經由生活觀察指出,漢人認為人有三個靈魂,人死後一個靈魂到看不見的精神世界(天堂、地府,或轉世),第二個靈魂進入墳墓裡,第三個則在家附近徘徊。第一個靈魂由道士負責,另兩個靈魂則由子孫照顧:第二個靈魂由親人通過整修墓地等方式照顧,第三個靈魂則安置在木製的神位中[15]。
道教古稱「胎光、奭靈、幽精」,丹鼎派稱之為「元神、陽神、陰神」等。三魂生存於精神中,所以人身去世,三魂歸三線路。[來源請求]
天魂歸天路,到達空間天路。因天魂只是良知亦是不生不滅的「無極」,因有肉體的因果牽連,所以不能歸宗源地,只好被帶走上空間天路的寄託處,暫為其主神收押,這是所謂的「天牢」。[來源請求]
人魂、命魂則徘徊於墓地之間,因人魂本來是「祖德」歷代姓氏流傳接代之肉身。以七魄在身其性行之魄力,死亡後在墓地對神主,來來往往之走上人路之寄託處。[來源請求]
地魂歸地府,到達地獄,因地魂可知主魂的一切之因果報應,也可指使在世肉身之善惡,所以肉身死亡後,地魂再進因果是非之地。[來源請求]
直到再度輪迴,三魂才會重聚。[來源請求]
鸞書文獻
編輯
「儒宗神教」的鬼神觀裡,人是萬物之長,因此認為草木僅一魂,曰生魂,禽獸有二魂,一曰「生魂」能知生長走動,二曰「覺魂」能知痛苦與喜樂哀鳴之情,可以學習東西。人則有三魂,生魂、覺魂、靈魂。人死之後,如係在世作惡多端之人,乃下地獄,按其罪過受種種磨煉[16]。
「儒宗神教」劃分三魂為生魂、覺魂、靈魂,和天主教神父利瑪竇《天主實義》中對魂的分類方式相同:
「西士曰:人有魂、魄,兩者全而生焉;死則其魄化散歸土,而魂常在不滅。吾入中國嘗聞有以魂為可滅,而等之禽獸者;其餘天下名教名邦,皆省人魂不滅,而大殊於禽獸者也。吾言此理,子試虛心聽之。世有生、覺靈三魂彼世界之魂有三品:⑴草木之生魂下品名曰生魂,即草木之魂是也。此魂扶草木以生長,草木枯萎,魂亦消滅。⑵禽獸之覺魂中品名曰覺魂,則禽獸之魂也,此能附禽獸長育,而又使之以耳目視聽,以口鼻啖嗅,以肢體覺物情,但不能推論道理,至死而魂亦滅焉。⑶人類之靈魂上品名曰靈魂,即人魂也。此兼生魂,覺魂,能扶人長養及使人知覺物情,而又使之能推論事物,明辨理義。人身雖死,而魂非死,蓋永存不滅者焉。」
明末清初的士人黃百家已注意到《天主實義》的三魂之說,並在著作中敘述[17]。
《天主實義》的三魂之說,源自於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《靈魂論(英語:On the Soul)》,生魂即vegetative/nutritive soul,覺魂即senetive soul,靈魂即rational soul。這種劃分與中國傳統的「魂氣」思想不同,與佛教對「有情世間」和「無情世間」的劃分以及「六道輪迴」的思想也相衝突[18]。
靈魂若有毛病,人就會痴呆。覺魂若有毛病,人就會發瘋,神經就會散亂。生魂若有毛病,人就容易生病。[來源請求]
人若死後生魂會消滅,靈魂就依因果循環六道之中輪迴。如果善業大於惡業便投胎至天界或人界,至天界靈魂和覺魂便會合一,至人間則舊覺魂消滅,再新生一覺魂一生魂投胎。如果惡業大於善業就至地獄道,靈魂會在地獄受刑受苦。只有農曆七月十五日才能至人間,覺魂則留在世間排徊,直到靈魂受苦完投胎至人界(人道和畜生道)覺魂便消滅,留在人間的覺魂有時可以受神主牌位讓人拜,有時在墓園流浪,有拜公媽的人比較不容易受覺魂作弄,沒拜公媽的人較容易受外來孤魂作弄。[來源請求]
机械键盘常见键位(配列) 全尺寸键盘(Full-size 104键)、96%键盘(96键)、TKL键盘(Tenkeyless 87键)
入门全幅!Canon 佳能 EOS 6D 全画幅单反 单机$1399.99包邮(转运到手约¥876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