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草地的最大危险有三:一是怕下雨,二是怕过河,三是怕不小心踩错草甸陷入泥沼。红军战士们必须小心翼翼地踩在草甸根部前进,有时候草甸的根部已经被虫子啃噬过多,承载力大大降低,导致战士和马匹一同陷入泥沼中。这时候,如果用力挣扎,反而会越陷越深,最终只能等待队友用绳索等工具将他们拖拽出来。草地的海拔高达3500米,空气稀薄,雨水几乎天天降临,造成战士们完全无法判断哪一片是草地,哪一片是沼泽,只能小心翼翼地试探,步步为营。尤其是当战士们经过长时间的跋涉之后,脚下常常被虫子叮咬,肿胀疼痛,甚至化脓溃烂。无数英勇的战士倒在了沼泽中,然而剩下的人依然坚定不移地继续着那段艰难的征途。
时光已悄然流逝80多年,红军的坚持为革命胜利铺平了道路。我们终于赶走了侵略者,击败了反动派,建立起了新中国。享受着今天的幸福成果时,我们不禁回头看一看,那片曾让红军深感头疼的草地,如今又变成了什么模样?在我国政府的规划下,原本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的草地现已被命名为“若尔盖大草原”,它如今已经成为我国三大湿地之一。过去的沼泽地带,如今已不再是泥泞难行的地方,而是成为了川西北高原上的一片绿洲。
这一变化,得益于当地政府实施的科学治理。通过排水疏导和环境整治,过去的沼泽地已成为历史,草原景色焕然一新。春天,百花争艳,夏天,牛羊成群,秋天,枯草广袤,冬天,寒气逼人,苍茫辽阔,这便是如今的若尔盖大草原。为了纪念红军曾经在这里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,当地政府决定将这片经过整治后的草原发展成旅游景区,并注重打造生态价值。这一举措不仅让人们得以亲眼目睹高海拔草原的美丽风光,同时也让我们铭记红军战士为革命付出的艰辛。
实际上,若尔盖大草原的面积非常庞大,它被划分为多个区域。在红原县的草地被称作“红原草原”,而在松潘县的草地则被称作“松潘草原”,此外还有若尔盖草地、阿万仓草原等。需要指出的是,“松潘草原”并非指红军当年所经历的整个草地。红军当时横穿了近600公里的路程,跨越的并非仅仅是一个地区。随着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,政府决定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,并在松潘县建立了红军长征纪念碑园,成为著名的长征纪念地之一。
如果有机会,亲自前往若尔盖大草原游历,虽说这里不再是当年令红军战士胆寒的泥沼,然而广阔的草原依旧以其苍茫的景象震撼着每一个到访者,只有拥有坚定毅力的人,才能够跨越这片草原。值得一提的是,若尔盖大草原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景点——班佑村。这里曾是毛主席率领红军驻扎过的一段历史足迹。那个时候,班佑村仅有几十户人家,房屋简陋,用几根木棍支撑的茅草房。然而,当地百姓听闻红军有难时,纷纷为红军提供住所,照顾伤员。革命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战士们身上,普通百姓的支持与奉献也曾为革命注入力量,尽管他们的力量微薄,但对革命的信仰却是坚定不移的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广州番69路多久一班
三年以上老公鸡怎么做好吃